欢迎您访问江苏大学ATY.COM爱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English | 江苏大学官网
ATY.COM爱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 基地建设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党群工作
首页 > 党群工作 > 院关工委建设 > 正文
组织建设
党建动态
党史学习
师德师风建设
分党校工作
分工会工作
统战工作
主题活动
院关工委建设
清风廉政
党群信箱
 
院士领衔农工院关工委带领青年教师畅谈学习中央一号文感悟
发布日期:2025-03-04   浏览次数:

2025223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新蓝图。该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ATY.COM爱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陈学庚院士领衔学院关工委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代表分别畅谈了学习中央一号文感悟和体会。

一、陈学庚院士感悟:

2025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农业和农村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放在首位,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大学作为省部共建涉农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科研攻关和教书育人的首要追求,发挥“工中有农,以工强农”办学特色,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项目创新攻关和人才培养力度。

2025年工作中,我们农业工程团队要积极奋进,真抓实干。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推进学校农业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培养知农、爱农,专业过硬的农业工程方面人才,增强学校“双一流”建设核心竞争力。在科研攻关方面,着力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农田残膜回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田残膜机械化全回收全面实施;加强科技创新,结合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技能,创制残膜回收机器人;全力推进小麦玉米、小麦棉花套种全层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研究,为国家增粮、增棉创新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毛罕平教授感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绿色转型重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农机装备作为载体,需从“机械替代人力”向“智能重塑农业”升级,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三率协同提升”。通过深入学习文件精神,我们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卡脖子”技术与应用场景突破,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具体意见如下:

科技创新,着力攻克三大核心农机;

智能农机:研发基于大模型的“耕种管收”智能农机,推动“无人农场”从试点走向普及;

绿色农机:加快新能源农机(电动、氢能)研发推广,探索农光互补、储能设施与农机协同的低碳农业模式;

专用农机:开发果蔬茶采收,以及丘陵山区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农机装备;

场景突破,着力构建三类示范体系;

主粮全程无人化: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建设若干“耕种管收储”全流程数字农场;

设施农业智能化:加大植物工厂、食用菌智慧栽培舱等智能化设施装备示范;

丘陵山地适用化:推广模块化农机,解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问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绘就了“路线图”,我们科研工作者唯有坚持“需求导向、场景驱动、生态协同”开展农机装备研发,让农业机械真正成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三、李耀明教授感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令人振奋!”其明确指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然而,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离不开智能高效农机发挥的作用。高端精密播种机可提升播种质量,确保粮油作物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为单产提升打下良好基础;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机可显著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收获损失,并减少收获时带来的碾压问题。

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方式。然而再生稻头季收割时碾压率高,导致再生季生长一致性差、产量低,一直是导致其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卡脖子”问题。据悉,从再生稻低碾压收获到农机农艺融合的再生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李耀明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持续关注再生稻种植提高水稻单产,破解粮食单产提升关键难题。2024年,团队在安徽省池州市农科院贵池区墩上街道河口村试验基地实施了基于宽窄行的农机农艺融合再生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方案。

该方案通过整盘气吸式精量对穴育秧播种、50-20-30 cm宽窄行插秧、适干水分调控、优化养分运筹、直行对行无碾压收获、稻--肥等关键技术,实现再生稻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同时实现了再生稻头季水稻收获直行无碾压,突破了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高、再生季水稻产量低(增产20%以上)的技术瓶颈问题。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再生季水稻的产量,同时保证了再生季水稻的成熟一致性,对于提高我国粮食单产,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胡建平教授感悟: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为乡村振兴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农业机械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多年来,我带领团队致力于蔬菜移栽机的研发,见证了农业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也更加坚定了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

传统蔬菜移栽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制约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我们团队潜心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高效、精准、智能的蔬菜移栽机,实现了从人拉肩扛机器换人的跨越。如今,我们的移栽机已在全国多个蔬菜主产区推广应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推动了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通过政府支持举办现场演示会、建立示范基地等方式,将蔬菜移栽机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帮助农民掌握先进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增收致富。看到农民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倍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科技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更多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唐忠教授感悟:

在认真学习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内容后,我深感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深远布局,深知这一行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文件中强调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无疑为我们农业科研人员指明了方向。

本人作为江苏大学ATY.COM爱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的一名教授,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智能收获机械的研发工作,带领团队也获批2024年获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团队先后赴句容市边城镇开展“晚稻收获,单产提升”“强国行”专项行动,研发的短行程脱粒清选收获机、轻简型稻麦联合收获机,均为面向我国丘陵山区谷物收获的新型机器,有效缓解了我国丘陵山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局面。

在当前全球粮食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确保粮食稳产丰产不仅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石,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因此,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的实施规模,不仅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延续,更是对未来挑战的积极应对。

高产高效模式的集成推广,是提升粮食单产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单一作物的产量提升,更要注重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化与协同。通过智能收获机械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管理农田,实现水肥一体化的高效利用,从而在大面积上实现增产。这种技术集成与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减少了资源浪费,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六、周脉乐副教授感悟

作为一名农业机械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者,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后,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战略部署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文件强调要"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这与我在棉花机械化收获领域的研究实践形成了深刻共鸣。

在新疆是我国主要的植棉区,机械化采收率已超过90%,但国产打包采棉机的打包机构普遍存在棉包密度低、转运效率差等问题,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试试技术封锁,导致国产打包采棉机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针对这一卡脖子痛点,我们团队在陈学庚院士的带领下,与江苏沃得农机合作,历时多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采棉机打包机构及其控制系统",实现了国产打包采棉机自主知识产权。这项研究成果已获授权PCT国际专利(PCT/CN2024/104119)。2024年,在喀什地区的试验数据显示,采用新技术的打包采棉机成包率高,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这一技术突破正印证了"新质生产力要体现在实际生产场景的痛点突破"

打包采棉机研发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高度契合,当我目睹自主研发的打包采棉机在棉海中高效运转,更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正如文件所强调的,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我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继续深耕智能化农业装备领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版权所有:ATY.COM爱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Copyright © 2020 www.356porsche-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耒耜大楼 邮编:212013
电话:0511-88797338 E-mail:nzy@ujs.edu.cn